目前,正是2022年考生在備戰(zhàn)的關鍵階段,也是爬坡上坎的階段。各位師生都在進行緊張的系統(tǒng)性復習。那么,站在考生的角度,如何做好系統(tǒng)復習呢?
系統(tǒng)復習就是用比較集中的時間,對學過的有關知識進行再加工的學習過程。系統(tǒng)復習在學習中占有重要地位,能給學習帶來很大的好處。從表面上看,系統(tǒng)復習只是學習的重復,但這種重復和初次學習時大不一樣。進行系統(tǒng)復習時,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水平比初次學習時要高得多。學習的角度也發(fā)生了變化,是站在整體和全局的角度來看學過的問題(當然這個整體和全局是相對的)。由于這種變化,使得系統(tǒng)復習的內容雖然還是學過的那些知識,但通過“溫故”卻可以得到許多新收獲。這種新收獲,集中表現(xiàn)在系統(tǒng)復習給學習帶來的四點好處,即:回憶重現(xiàn),使知識鞏固化;查漏補缺,使知識完整化;融會貫通,使知識系統(tǒng)化;綜合應用,使知識實用化。這也許就是“溫故知新”中“知新”的主要內容吧!可以說,正是通過系統(tǒng)復習,使知識的掌握來了個飛躍,達到了系統(tǒng)化和綜合應用的高級階段。就是圍繞復習的中心課題,認真地看書、看筆記、看作業(yè)和試卷等,通過閱讀使掌握的知識迅速回到原來曾經達到過的水平。①要以課本為主,圍繞課題這個中心,著重抓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領會。②閱讀前,盡量用嘗試回憶的辦法,先自己考考自己,可以拿張草稿紙,在上面把回憶的線索寫出來,看看獨立掌握知識的情況。如果堅持把回憶和閱讀結合起來,并堅持多思考,閱讀時就會更加專心。③閱讀速度要根據對知識掌握的實際水平來決定,不要平均使用力量,凡是學得較好的部分,就可以很快地過一下;掌握得不太好的部分,則要多花點時間,并留下記號,以便在以后學習時提醒自己。④在回憶、閱讀和思考的過程中,要隨時想著怎么把自己的思考成果用筆記的形式固定下來。指整理出系統(tǒng)復習的筆記。通過艱苦的思考,終于形成了完整而又系統(tǒng)的知識,應當十分珍惜這個學習成果,并及時用復習筆記的形式把它記錄下來,使這些思考的成果可以長久地保存下來。閱讀和整理主要是為了解決知識的深人領會和鞏固的問題,當知識系統(tǒng)化以后還該干什么呢?要做一定數量的習題,通過做習題去發(fā)現(xiàn)問題,然后再深入地讀書鉆研,加深領會,繼而再做題······這個過程是可以不斷深入進行的。不少學生自認為復習得挺好,可是一做題,就知道自己的浮淺了,從而促進了對問題的鉆研。熟練指的是記憶、表達和解題要達到熟練的程度。這就需要按照記憶規(guī)律反復記憶,認真練習。對基本概念和原理,對典型的習題,要力求達到精益求精的地步?,F(xiàn)在的重大考試,題量都比較大,如果知識的掌握不熟練,在考場上就往往完不成任務。因此,對自己要提出更高的要求,知識不僅要弄懂,還要牢記;不僅要牢記,還要會運用;不僅要會運用,還要能熟練、高效率地解決問題。當然,根據學科的不同特點,對熟練也有不同的要求,不能一律簡單地理解為背得熟,解題快。實驗學科的動手操作,也要達到熟練的程度。3. 系統(tǒng)復習應注意的問題進行系統(tǒng)復習之前,首先要按照知識的體系來確定系統(tǒng)復習的課題。例如,高中學完了全部“力學”之后,就可以以“力學”為課題,對初、高中有關力學的知識,進行一次力學專題復習。從系統(tǒng)復習的角度來看,平時學習的概念、原理正是在為系統(tǒng)復習準備“原材料”, 而系統(tǒng)復習又正是用這些“原材料”來組建“知識大廈”。如果“建筑材料”在平時沒有準備好,那么“知識大廈”在系統(tǒng)復習時就建立不起來。平時的學習是搞好系統(tǒng)復習的基礎,系統(tǒng)復習是平時學習的鞏固和深入,兩者不可分割。在這一點上,必須循序漸進,不能跳躍。在系統(tǒng)復習時,要加工整理較多的知識,要讀、要想、要寫、要查材料、要設計復習筆記等等,這需要比較長時間的腦力勞動。因此,特別需要比較集中的時間和不受干擾的環(huán)境,以保證系統(tǒng)復習的順利進行復習的課題確定以后,就要利用平時的零星時間,把與這個課題有關的教科書、筆記、作業(yè)、試卷、參考書等,一一找出來,準備好。不妨把們集中到一個舊書包中,在系統(tǒng)復習時拿來就可以用了,這樣可以迅速進入復習狀態(tài)。(5)要善于自己發(fā)現(xiàn)問題,深入鉆研